產後脹奶不適,透過輕刮痧按摩乳房穴位舒緩!

  腫脹發硬,身體發熱,雙乳有如大鉛球,許多女性都有產後乳房腫脹的困擾,一項研究發現,只要輕刮乳房附近四大穴位,就能減輕脹奶的疼痛,疼痛感可從原本八分降低至四分;而傳統熱敷按摩僅能從八分降至七分,幫助不大。

* 注意:進行刮痧前應先確認乳房四周皮膚是否有無紅、腫、熱、痛及乳腺炎時不宜刮痧。


  研究發現在乳房上的膺窗穴、膻中穴、乳根穴、食竇穴等4個穴位,使用刮痧板朝著乳頭方向輕刮,每個穴位刮7次,每次4至5個循環,可刺激噴乳反應,疼痛感覺可從8分降低到4分,效果勝過傳統熱敷按摩的8分降為7分。
產後脹奶不適,透過輕刮痧按摩乳房穴位舒緩!

各穴位功效

  • 胃經膺窗穴-對於胸膜炎、乳腺炎或乳汁的分泌或不足均可作為鄰近取穴常用穴位。
  • 任脈膻中穴(Dan Zhong):對於局部酸脹或前胸有沉重感,氣血不足所致的痛症都有顯著的療效。
  • 胃經乳根穴(Ru Gen):有宣通乳絡,活血化鬱作用,對於乳腺炎與乳房腫脹,乳汁不足、乳癰、乳痛都有相當的臨床療效。
  • 脾經食竇穴 (Shi Dou):消炎、止痛、降逆氣,對於產後腹脹水腫,水腫療效特佳(黃,1997;潘,2003;)

  最新一期的護理研究期刊(JNR)刊登多篇研究論文,其中由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助產研究所教授高美玲發表的「刮痧於乳房腫脹之成效:隨機臨床試驗」最引人矚目。證實刮痧對產婦來說,確實有實質上的助益。

  高美玲指出,乳房腫脹是許多產後女性普遍的困擾,看似小問題,但卻可能造成生理及心理的雙重困擾。有人因乳脹而產生劇痛,全身發燒(乳腺炎),甚至乳房堅硬有如石頭(石頭奶)。
  有鑑於目前減輕脹奶的方法極為有限且效果不好。研究人員試圖以中醫刮痧的方式來緩解脹奶疼痛感,於是安排54名哺餵母乳且有乳房腫脹現象女性,分為實驗組及對照組,實驗組接受刮痧療法,刮痧位置包括胃經膺窗穴、任脈膻中穴、胃經乳根穴、脾經食竇穴等四個穴位,分別輕刮七次,共計二個循環;對照組以產科標準技術,進行約20分鐘熱敷按摩。
  結果發現,在緩解疼痛感方面,刮痧組明顯獲得改善,疼痛感從八分降至四分,但熱敷按摩組則僅從八分降至七分。原本流不出來乳汁的產婦,只要穴位刮痧十分鐘,就開始滴出乳汁。
  高美玲表示,輕刮這四個穴位即可增加催產素的分泌,刺激乳房產生噴乳反應。為了讓產婦容易找到四個穴位,研究人員製作特殊背心,上面標出穴位,產婦穿上後,自己手持拿扁型牛角板就能輕刮穴位,減輕脹奶所帶來的種種不便。
  邱靜瑜發現,脹奶不要拖,愈早處理愈好,在哺乳母乳前,護理人員先幫母乳媽媽處理乳頭堵塞,配合嬰兒吸吮或使用哺集乳器,一邊泌乳,一邊穴位刮痧,效果最好。
  近幾年,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推動母嬰親善醫院,強調產後母嬰同室、母乳哺育認知、嬰兒吸吮測試、乳房護理等,邱靜瑜認為,這讓媽媽想餵母乳就餵母乳,增加嬰兒吸吮次數,這有助於減少脹奶的發生。

  • 脹奶穴道按摩原理:刺激泌乳相關穴位以暢通乳腺,減輕產婦脹奶疼痛穴位:膻中穴、乳根穴、膺窗穴、食竇穴
  • 效果:60名產婦參與,實驗組、對照組各半,6~8成實驗組刮完後可滴下乳汁,泌乳量提高,產婦自覺舒適程度改善
  • 注意:刮痧力道不能過大,以免發炎
  • 局部刺激效果仍不如寶寶吸吮的反射效果好
  • 產婦應攝取足夠營養、勿太緊張,才有助乳汁分泌

產後乳房腫脹防治注意事項

◎產後可用刮痧方式,輕刮乳房附近穴道,促進乳汁分泌
◎刮痧時切忌用力過大
◎刮痧方向自乳房外側向內刮,每次使用刮痧板前應先用酒
精消毒
◎產後乳房腫脹時應多按摩,並讓新生兒多吸吮,避免乳汁
阻塞
◎產後乳房腫脹且出現不明原因發燒,須盡速就醫

參考資料來源:高美玲教授護理研究期刊(The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)


  活力mama表示,月經前的乳房脹痛也可以用這種經絡刮痧方式來舒緩。脹奶就是乳腺充滿乳汁,通常初產婦沒餵奶經驗,若無四小時擠一次就會脹奶,嚴重時乳房會硬梆梆,若未趕快讓寶寶吸乳或用擠乳器擠出,會逐漸出現刺痛感、硬塊或發炎。

  膺窗穴、膻中穴、乳根穴、食竇穴位置都在乳房的周圍,每穴位朝乳頭方向以刮痧板輕刮七下,四穴位不限順序,力道以產婦不痛即可,無須如治中暑般重刮,以免造成瘀青疼痛搭配正確冷熱敷,更能減緩乳房不適的症狀~


 

甚麼時候才能熱敷?甚麼時候要冷敷?

餵母奶出現塞奶硬塊、石頭奶甚至乳腺炎,針對不同狀況可以使用熱敷或冷敷,使用時機錯誤有可能讓症狀變得更嚴重,因此哺乳媽媽最好先判斷自己的塞奶狀況,再決定要冷敷或熱敷!

延伸閱讀:哺乳遇上塞奶硬塊、乳腺炎!到底該熱敷還是冷敷?

 

相關文章:
乳汁分泌原理及如何預防乳腺炎(Mastitis)?
產後脹奶|乳腺炎|乳腺阻塞好幫手-高麗菜葉 哺乳期-乳腺炎還能哺乳嗎?

留言